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通讯 > 第45期
第45期
“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与水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论坛”专题
来源:      时间:2015-03-06      浏览量:

水产动物研究是中国动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水产养殖产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学术研讨会第一分会场即以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与水产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讨论主题。

经过学术委员会的前期审阅,本分会场最终精选了25个口头报告。报告人单位包括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汕头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也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同步辐射科学研究中心等知名研究所。在25位报告人中,既有学识渊博的国内水产动物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本论坛的报告从主题上涵盖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遗传育种、营养饲料、海洋生物资源等水产基础研究的主要领域,而从内容上更展示了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出新思路、新方法、新发现,基本代表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

通过本次论坛的报告,可以看到国内水产动物学者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中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喻子牛研究员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基于线粒体测序的南海牡蛎系统分类所取得的大量优秀成果;厦门大学叶海辉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拟穴青蟹蜕皮激素受体参与卵巢发育的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山东大学王金星教授和中山大学何建国团队成员分别展示了各自课题组在甲壳动物免疫反应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中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炜研究员、中山大学张为民教授分别就各自课题组在dmy基因在青鳉性别决定中的作用和黄鳝卵巢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分析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了精彩的介绍;汕头大学李远友教授向听众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海洋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合成机制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华东师范大学杜震宇教授和上海同步辐射国家科学中心和友教授则分别介绍了各自课题组利用核磁成像技术和同步辐射CT研究鱼类脂肪组织分布和骨骼形态细节的新颖结果。本次论坛中,尤为令人惊喜的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研究员向代表们汇报了其跟随中国蛟龙号深潜探测器潜入南海深海进行海洋资源取样调查的过程与部分成果,其报告中所展示的那些精美绝伦的深海生物、难得一见的深海地貌、价值连城的考察样本,以及中国深潜科考队员的实际工作场景,激起了在场听众无穷的好奇心和经久的掌声。

在本次论坛分会场的组织方-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团队的精心筹划和组织下,为期一天半的讨论在所有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闭幕。代表们热烈的掌声,既是对所有精彩报告所展示的优秀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主办方中国动物学会和具体负责承办的中山大学组织者的感谢。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